
六、《小跳蚤》
游戏目标:
1、 培养对音乐乐句的感知,并能根据教师的提示用身体动作进行表现。
2、 体验音阶概念。
游戏准备:
音乐《小跳蚤》。一个较大的场地。
游戏过程:
1、 请孩子们围成圆圈做好,用故事引出“小跳蚤”,告诉孩子们小跳蚤会在身体上爬,还会轻轻地咬一下你哦。
2、 请孩子们伸出双手的食指和中指代表小跳蚤,老师播放音乐示范,按照脚丫——腿——腰——肩膀——头顶——肩膀——腰——膝盖——脚丫的顺序用手指沿着身体爬。歌词中的一个身体部位手指就停一下。
3、 老师根据歌曲的节奏年度歌词,同时配合手指动作,最后一句“最后咬了小脚丫”时轻轻捏自己的脚趾,并轻轻发出“啊……”的声音。
4、 老师清唱歌曲并辅以动作。游戏可重复进行。
附:《小跳蚤》歌词
1 1 1 1/2 2 2/ 3 3 3 3/4 4 4/ 5 5 5 5 /6 6 6/ 7 7 7 7 / Ii i i
爬呀爬呀小跳蚤,爬过膝盖还有腰,爬到我的肩膀上,爬上头顶站的高。
i iii/7 7 7/ 6 6 6 6 /5 5 5/ 4 4 4 4 /3 3 3/ 2 2 2 2 / 1 1 1//
现在它又往下爬,爬过肩膀到腰下,又到我的膝盖上,最后咬了小脚丫,啊……。
七、《娃娃家》
游戏目标:
1、 学习听辨声音的强弱并用自己的嗓音表现强弱变化。
2、 感受稳定的音乐节拍。
游戏准备:
洋娃娃若干、奶嘴。
游戏过程:
1、 孩子们围坐成一圈,老师故事引出:有个漂亮的洋娃娃在哭,怎么哄都不肯睡,原来是她的奶嘴不见了,于是我在家里到处找,可是奶嘴上哪儿去了呢?
2、 播放音乐《找奶嘴》,请孩子们和老师一起大声的哼唱,派出一名幼儿寻找奶嘴,该名幼儿越靠近奶嘴歌唱的声音就越轻,当该名幼儿离目标越远歌唱的声音就越大。找奶嘴的孩子通过声音的强弱来判断奶嘴的位置。
3、 找到奶嘴后,教师播放音乐《摇篮曲》,请孩子们抱着手中的娃娃随着固定的节拍摇摆起来,感受稳定的音乐节拍。(音乐百度搜索)
八、《脚步声》
游戏目标:
1、 听辨音乐的开始和停止,并用身体动作表现出来。
2、 感受音乐速度的快与慢,并用身体动作表现出来。
游戏准备:
手鼓
游戏过程:
1、 孩子们围坐成一个圆圈。老师提问引出:小朋友有没有看到过小猫走路?并请孩子们模仿小猫走路。
2、 老师再次提问:小老鼠的脚步声又是怎么样的?(小老鼠身体小,跑得快。)
3、 老师边念儿歌边敲手鼓,小猫处慢慢敲,小老鼠处快快敲,儿歌结束鼓声立即停止。
4、 请幼儿分角色扮演小猫和小老鼠,根据鼓声的快与慢进行模仿与创编。
附儿歌:
喵喵喵,小猫走过来,老鼠吓得团团转,快点躲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