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育儿在线> 育儿资源> 幼儿园教案> 浏览文章
大班语言教案:“咕咚”来了
0 暖风 2012年04月11日

名称:“咕咚”来了

目标

1. 理解故事中“咕咚”是什么,并初步了解小动物奔跑的原因。

2. 爱听故事,有积极思考问题的兴趣。

    准备

1.背景图:一条小河,河边有一棵木瓜树,木瓜摇摇欲坠。

2.故事中的角色,如小兔、狐狸、猴子等。以及可供幼儿选择的角色,如小羊、小狗等。

过程

设疑,问题情景——解疑,理解故事——扩疑,问题迁移

1.在听故事前一天,出示图片。教师可启发提示如“图片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为什么要奔跑?”引导儿童去观察图片,促使儿童产生疑问和悬念。

2.听故事前告诉幼儿,小动物们听说“咕咚”来了,都害怕地跑了起来。咕咚是什么?你们看见过吗?让我们来听听故事里是怎么说的。

听了第一遍故事后,可让幼儿自由地讲讲咕咚是不是一种怪物,咕咚是什么?这个问题主要是了解幼儿理解的程度。可能有些孩子会将咕咚误以为是一种怪物,通过提问,引起幼儿重点思考。

听第一遍时,可穿插提问,如故事里的小动物有谁看见过咕咚吗?他们分别听谁说的。通过这些问题讨论,让幼儿理解动物们就是听说、根本没有问清原因便跟着别人跑的内容。感知故事有趣的情节。

最后可提问:狮子是怎么做的?

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可根据儿童的认知水平,设置不同层次的问题,以引起幼儿想想说说。

第一层次:模仿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第二层次:出示与故事中不同角色的几组动物,如小狗、小猫、大象等,让幼儿自由选择角色,模仿故事结构,正向迁移故事内容。

第三层次:设疑“要是咕咚真的来了,小动物们会怎么做”,反向迁移故事内容。

附:故事《咕咚》

秋天到了,森林湖边的木瓜树上的木瓜熟了,被风一吹,晃晃悠悠的。

湖边有只胆小的兔子正在埋头吃草,突然它听见一声“咕咚”巨响,湖里还溅起一朵大水花。

太可怕了,是什么怪物呀?胆小的兔子吓得就跑。狐狸看见了问, “怎么了,跑什么呀?”兔子说:“不好了,‘咕咚’来了!”狐狸也连忙跟着兔子跑起来。猴子见它们跑着,就问:“你们跑什么?”狐狸说:“不得了啦,‘咕咚’来了!”猴子也跟着跑起来。

山里的动物就一个跟一个跑起来,惊动了森林之王狮子,它问老虎:“咕咚”是什么,在哪儿?”老虎说:“我没看见,是听狗熊说的。”狗熊说:“我是听花豹说的。”花豹说:“我是听野猪说的”。

原来,它们都说是听来的。

最后,问到了狐狸,狐狸说:“‘咕咚’是兔子发现的,去问问兔子吧!”狮子找来那只胆小的兔子问话。兔子说:“那天我在湖边吃草,听见‘咕咚’一声巨响,湖里还有很大的水花,很可怕啊!”

狮子说我们这么多动物不怕一起去看看“咕咚”到底是什么?

兔子领着大伙来到了湖边,这时又有一只成熟的木瓜被风吹落,落到湖里发出“咕咚”一声响。原来是这样啊,大伙都笑话兔子的胆小。兔子羞红了脸,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

狮子说:“这是木瓜落水的声音,有什么可怕的?今后遇到什么事,要冷静的观察再做决定,大伙儿也不能盲目的学别人。”

相关推荐
文章点评
false
Copyright 2010-2020 Powered by yuerzaixian.com,育儿在线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5047120号-2
合作电话:15201676951 QQ:582305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