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育儿在线> 育儿资讯> 母婴用品> 浏览文章
国产奶粉的艰难救赎路
0 未知 2013年09月22日

8月份,“肉毒杆菌事件”把洋奶粉拉下了神坛;近日,央视曝光多美滋抢“第一口奶”,对洋奶粉在中国父母心中近乎完美的形象又是一次不小的打击。洋奶粉危机重重,对于中国奶企来说,无疑是收复“失地”的绝好机会。最近,尽管工信部对组建“国家队”的说法公开否认,但5家乳粉企业将集中推介国产高端奶粉的传言已被证实。种种迹象表明,国产奶粉已踏上“救赎”之路。

动态

国产奶粉密谋联手反击

2008年,三聚氰胺引爆国产奶危机,洋奶粉借机大举进攻国内市场,到目前为止,外资品牌奶粉在国内市场占额已达65%,高端市场占有率则高达90%,并且握有绝对的市场话语权和定价权。

然而,从2012年起,有关洋奶粉的负面新闻接二连三:亨氏婴儿配方奶粉被指“维生素B2超标泛酸未达标准”,惠氏奶粉曾陷入“结石门”,美赞臣奶粉中发现有异物,日本明治、和光堂、森永等奶粉被曝含碘量低,雀巢被曝出金属污染、碘超标等事件,雅培、多美滋、美素等知名洋奶粉曾陷入“虫子门”……到今年8月份,出现“肉毒杆菌”事件,“洋奶粉”在中国市场的危机达到顶峰。

肆无忌惮的涨价早已令消费者恼火。记者从岛城商超采访获悉,近几年来,洋奶粉集体涨价高达50%,中国宝宝口中的洋奶粉也被指为世界上毛利率最高的奶粉。可是,消费者不再信任国产奶,为了孩子,甘愿花大钱,潜意识里养成了“越贵越安全”的定向思维。

恒天然奶源污染事件后,就在洋品牌们忙于各种危机***时,许多专家做出这样的预测:“国产奶粉迎来新的转机”。最近一段时间,国内奶企的新闻也明显升高,伊利、蒙牛等中国乳业巨头一直在三线城市攻打市场。9月20日,工信部一边否认“国家队”的说法,一边放出消息,包括飞鹤、完达山、高原之宝在内的5家企业将推高端奶粉,来趁机抗衡占据一二线城市主导地位的洋奶粉。8月份以来,广州等多个城市开始把婴幼儿乳粉落实到药店专柜销售。

一切迹象表明,5年来在市场上频频让步的国产奶粉开始出招重建消费者信心。

调查

不少家长仍青睐洋品牌

洋奶粉危机真的是国产奶的转机吗?9月20日,记者从岛城两家大型连锁超市获得的销售数据显示,近一个月以来,外资品牌婴幼儿配方奶粉与国产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市场比例并没有因“肉毒杆菌”事件发生太大变化。“当时洋奶粉的日销量确实停滞了一段时间,不过随着事件的处理,销量很快就恢复上来了。”一家超市的市场部经理告诉记者。

“洋奶粉出事了国产奶就卖得好了?没那么简单。”另一家超市的婴幼儿奶粉导购员向记者表示,婴幼儿奶粉不同于一般商品,不能用“此消彼长”来简单推断,“买奶粉的是家长,吃奶粉的是孩子,家长对品牌的信任才是决定购买选择的关键。”

记者采访了多位家长。市民孙浩给孩子喂的奶粉恰巧是此次“肉毒杆菌”事件的涉事品牌,但他却坚持不换牌子。“绝不会倒过头去买国产奶粉,因为人家洋品牌有问题就是有问题,不掩盖、不狡辩,信息透明,也有解决问题的方式,让我们感觉更加安全。”

“国产奶粉的奶源安全性还是让人放不下心 ,三聚氰胺的事太伤人了,进口奶粉起码有出口国和进口国两道国际性的关卡,安全可信度更高一些。”还有三个月就成为新妈妈的周女士称,即使国产奶粉拿到药店里卖,她也不会购买。

采访中,记者明显感受到,三聚氰胺事件虽然已经过去了5年,国内奶企在重塑形象上下的功夫也不少,可依然“难博消费者一笑”,家长们对国产奶粉的信任度依然低迷。由此看来,国产奶粉的救赎之路,不可能是一马平川。

业内

奶企之战是在共同做大

外人看来,国产奶与洋奶粉这场恶战颇有江湖演义的说头,但业内人士并不愿以“十年河东十年河西”来形容。岛城一位外资品牌的总代理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以伊利、蒙牛为代表的国产奶粉,和以多美滋、美赞臣为代表的进口奶粉,双方在市场上的竞争关系是分阶段性的,“从市场初期发展到现在,竞争烈度各不相同,目前来说,是在竞争充分的情况下,市场的进一步细分。”

这位总代理分析说,一二线城市是洋奶粉的主攻市场,而三线城市、农村、乡镇等受到经济、观念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更认国产奶粉。“这是消费者的自由选择,是细分市场的结果,中国乳粉市场的这个盘子很大,外资品牌和国内品牌其实是共同开拓市场的。”

记者同时从青岛海关今年的一份分析数据中求证得知,持续到2015年的生育高峰使得过去10年中国每年的新生婴儿数量均超过1600万,伴随而来的是中国出生6个月的婴儿纯母乳喂养率的下滑至28%,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这导致中国母乳代用品市值从2005年的5亿美元迅速扩张到现在的35亿美元。这也就是这位总代理认为的“盘子很大”。

采访中,这位不愿具名的总代理也提到伊利、蒙牛即将推出高端奶粉,“这是好事,洋品牌里也有中低档的商品,国产奶粉也有500多元一桶的高端乳粉,现在还涌现出4段、5段乳粉,说明奶粉的食用周期延长到了学龄,商品越齐全,竞争越充分,而选择权都在消费者手中,更利于各个品牌的优化和提升。”

分析

国产奶粉崛起面临三道坎

好时机确实就在眼前,可国产奶粉的这条救赎路走起来实属不易,因为有三道坎挡在路上。

第一道坎,是消费者的信任关。2008年,国产奶粉的三聚氰胺事件伤透了消费者的心 ,这5年来,尽管国产奶粉已经想方设法试图在技术、质量、宣传等各方面挽回消费者的信任,可真正走到超市的奶粉货架前,想想要把国产奶粉喂到自己孩子嘴里,家长们的心头还是有所余悸的。“国产奶粉是不是改好了,谁也不敢拿自己的孩子做实验。”市民周女士一句话就戳到了点子上。

实际上,相比于西方众多“喝牛奶长大”的民族,中国人喝牛奶的日子并没多久。“国产奶粉和进口奶粉都出过事,为什么外资品牌奶粉即使出事仍然不"掉粉"呢?这其实是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市场观察人士单翔分析认为,国外喝奶的历史很长,工艺和质量已经有了时间的考验,而在中国,就算是龙头奶企,“年纪”也很轻,而在消费心理学中,购买者对“老资历”、“老字号”有着天然的信任感,即使出现质量安全问题,洋品牌也有足够的经验去应对和化解,国产奶就显得捉襟见肘。“洋品牌犯错就可以被原谅,国产奶犯错就成了灭顶之灾,迥异的结果是由消费者对品牌施加的信任度厚薄决定的。”

第二道坎,是洋奶粉的强力冲击。代理国产品牌婴幼儿奶粉的杨女士感慨,“三聚氰胺事件后的这5年,是国产奶企忍辱负重、奋发图强的五年。每天的压力都很大,为了挽回市场,我们下了很大的功夫,分析市场、改进工艺、提高标准,可以说生产环节真不比进口奶粉差。可还是眼睁睁看着市场一点点被抢走,60% 、70%、80%,现在高端乳粉市场被挤得只剩下10%。”杨女士说,洋奶粉的价格一年涨好几次,不是明涨就是借推新品、换包装、出高端等由头暗涨,国产奶粉为了保市场,几乎从不跟风,“不涨价,不减量,一让再让,让得自己都心疼自己。”杨女士说着不禁动了情。

国产奶粉是在奋力救赎,可再看看进口奶粉,也并没闲着。记者近日获悉,合生元最新成立了多层质量控制及全程可追溯体系,奶粉产品可以追溯到每一个添加到生产中的原料,也可以追溯到使用的牛奶来自于哪个农场,并通过添物流码,可以清楚了解产品的销售途径,便于召回处理。目前这一技术在国内的普及率与发达国家相比确实存在差距。

此外,国产奶的奶源问题是第三道坎。在奶牛牧场的规模上无法跟新西兰等奶源国家相匹敌,中国目前的牛奶奶源十分分散,而且大多是牛奶作坊,奶源基地也是各自为战,单打独斗、不成规模,因而奶品质量上难以保障,产业链条也衔接松散。

不光是质量难关 ,还有价格门槛。受奶源质量安全问题的影响,国内各大乳企加大了对自有奶源的建设,这就导致乳企对质量检测设备和技术的投入成本大为提高 ,致使我国原料奶奶价成为日韩以外世界上最高的国家。青岛海关今年年初的一份最新统计资料显示,山东口岸的奶粉进口有三大来源地,分别是新西兰、欧盟和韩国,都是靠价格第一优势而备受青睐。以新西兰为例,在2012年,每吨新西兰进口奶粉价在2.3万元的时候,国产奶源的成本高达 3.5万元,导致大批企业依赖进口奶粉,洋品牌奶粉以 80%以上的份额霸占国内乳粉市场也就不足为奇。

声音

重塑信心之路任重道远

国产奶粉的救赎之路,难就难在重塑信心。“从收奶到生产这中间的信息不够透明,相对于国外奶源大国来说,欠的功课太多了,要补课的地方还很多。”市场观察分析人士单翔表示 ,这种局面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改变的,需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

青岛海关对中国乳制品行业的分析则认为,该行业属于朝阳产业和高增长行业,但其规模、技术、产品质量同发达国家仍存在较大差距,供应方面,“三聚氰胺”事件使得消费者失去了对国产奶的信心,品质保障以及价格优势使得进口奶备受青睐。

海关部门给出的建议是,国内乳企应建立完整的乳品产业链,提高奶源质量,重树乳品行业形象。市场人士给出的建议是,减少对进口原料奶粉的依赖和使用,用国际标准规范国内奶牛养殖业,规范国内奶粉环境,保障国产奶粉的安全。记者 王滨

相关推荐
系统录入 评论数:0 2017-11-10
系统录入 评论数:1 2017-03-14
系统录入 评论数:0 2017-11-28
系统录入 评论数:0 2017-07-12
文章点评
false
新版
反馈
Copyright 2010-2020 Powered by yuerzaixian.com,育儿在线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5047120号-2
合作电话:18612664989 QQ:582305286 育儿妈妈QQ群:224783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