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育儿在线> 育儿资讯> 行业资讯> 浏览文章
二孩来了你还焦虑什么:养育成本太高 担心无人看
0 未知 2017年02月04日

二孩来了,你还焦虑什么?

“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给许许多多个家庭出了一道“生”还是“不生”的选择题,解题的关键恰恰在于生育政策调整所带来的医疗、教育等方面的巨大挑战,对此,社会和家庭都需要做好准备

在广州市番禺区洛浦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偌大的服务中心大院常常人满为患。2016年12月21日上午9点30分,当《小康》记者来到这里时,大院内已挤满了大人和孩子,孩子们当中有很多都是家庭中的“二孩”。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2016年1月1日起,“全面二孩”政策正式实施。

“全面二孩”政策正式实施以来,随着不少家庭二孩生育意愿的逐步释放,社会对于医院产儿科服务的需求有了较大增加,教育资源也渐显紧张。有专家表示,全面放开二孩生育政策,既要抓眼前,更应从5年甚至更长远着眼,统筹规划医疗、教育等建设,以避免未来问题集中爆发。

一大早就赶到洛浦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排队的,几乎都是带孩子去打预防针的家长。《小康》记者在广州市进行调查时发现,“全面二孩”时代开启后,人口出生率的增加不仅仅对产儿科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还要考虑到三年后的幼儿教育以及六年后的小学教育资源等问题。对于许多二孩家长而言,在经济负担增加的同时,“谁来带小孩”则成为了家庭教育的难题。

生养二孩,真的准备好了吗?

2016年出生人口符合预期

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以来,要不要生二孩的话题,一直是全年讨论最多的社会热点问题之一。

在“全面二孩”政策出台之前,南都民调中心针对广州市居民发起民意调查,结果显示虽然近九成受访者支持“全面二孩”政策,但明确表示会生二孩者不足四成。“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之后,2016年10月,南都民调中心就“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以来广州市民生育意愿的变化、原因及政策期待等展开追踪调查,结果显示,四成以上的受访者明确表示“会生二孩”,比“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前略有增长;表示“不生二孩”的受访者明显增多,占比从政策实施前的27.11%上升到35.84%。

去年年初,广州市卫计委回应“全面二孩”相关配套政策时介绍,2016年广州预计有8.1万左右“二孩”出生。

广州市黄埔区大沙街居委会负责人口登记的陈小花(化名)告诉记者,她从广州市卫计委下发的文件中看到,广州目前的二孩出生率达到了预期目标。

大沙街下设有横沙、姬堂、泰景和大沙东4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其中横沙、姬堂是转制社区),30个居民小组,常住人口有18100多人,流动人口达到29000多人。“从我自己的登记工作来看,‘全面二孩’放开以来,出生率确有所增加,尤其是去年10月份以来比较明显。”陈小花向《小康》记者解释称,因为“全面二孩”政策是从2016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因此实际上真正受政策影响而生二孩的时间应该是在10月份之后,在她看来,从今年开始到2019年,政策带来的影响将会体现得更加明显。

番禺区洛浦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也告诉记者,从最近半年来打预防针的孩子数量来看,也有上涨趋势。但根据卫生工作的要求和人员的工作负荷来安排,每天只能是上午230个,下午120个,所以会有排队的现象。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王培安在2016年11月26日召开的人口与发展高级资讯会上表示,2016年全年出生人口将超过1750万,符合之前的预期。这是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首次对全面二孩政策效果做出评价。王培安介绍,根据计划生育、住院分娩统计和各省份出生人口与孕情资料综合研判,2016年出生人口将超过1750万,大致相当于2000年前后的人口出生规模,与全面二孩政策出台时的预判基本吻合。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5年出生人口数量为1655万人。这样算来,“全面二孩”政策实施的第一年,出生人口增加的数量在100万左右。

医疗及教育问题亟待解决

广州市卫计委在去年年初回应“全面二孩”相关配套政策时还介绍道,广州有儿科医生2000多人,儿科医生的缺口大概在400~1800人之间。广州市能提供助产技术服务的医疗卫生机构有144所,产科实际开放床位数5000多张,广州市的儿科医生有缺口。

针对儿科资源紧缺,广州市卫计委表示正联合有关方面进行制度探索,扩充儿科医生的队伍。

首先要加强儿科医生的培养培训。考虑委托高等医学院校增设儿科学专业,扩大儿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从源头上解决儿科医生数量不足的问题。同时,加大培养力度,落实儿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加强全科医生产科儿科医疗保健知识培训。

其次是进一步扩充儿科医生队伍。建立绿色通道,将儿科医生作为紧缺人才优先引进和招聘,并给予倾斜政策,吸引、留住优秀儿科人才。此外,将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用薪酬吸引优秀人才做儿科医生。医疗卫生机构将建立以工作量和工作风险、强度为导向,符合专科特点的绩效考核制度,保障儿科医生待遇。

在医疗卫生设施布局方面,广州已出台《广州市医疗卫生设施布局规划(2011年~2020年)》和《广州市医疗卫生设施布局规划2014年~2016年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原则上每个区各建设一所二级以上儿童医院或妇幼保健院,并将有关区儿童医院或妇幼保健院建设项目纳入规划。

未来五年,广州将推进一批妇幼健康服务机构重点建设项目,包括:位于南沙区的广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南沙院区新建项目,位于黄埔区的广州医科大学妇女儿童医院新建项目,番禺区何贤纪念医院(番禺区妇幼保健院)医疗综合大楼改扩建工程,荔湾区儿童医院新建项目以及增城区妇幼保健院迁建项目等,保障全面二孩政策顺利实施。

“除了儿科医生,还有教育问题,面对大量的二孩出生,以后上学怎么办?”家住丽江花园的吴然显然更关心小孩上幼儿园和上学的问题,“每年五月份给小孩报名上幼儿园时,家长都得凌晨四五点钟就在好的幼儿园门口排队报名,这还只是丽江花园的一所私立幼儿园的状况,公立幼儿园条件就更苛刻了,那么三年后,孩子上学时又该怎么办呢?”

广州市教育局回应称,目前广州小学的在校生数是90万,幼儿园、小学学位总量是可以解决的,但会存在区域不均衡的问题。未来会新建一些学校,并在现有学校中挖掘潜力,以应对适龄入学儿童的增长。

广州市教育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已经跟卫计委有过沟通,初步数据是,从单独二孩政策实施以来,增加了1万个学位,据此测算,未来几年户籍人口学位够用。按学籍统计,去年广州17万多适龄入学儿童,11万多个在公办学校就读,其中8万多是户籍人口,3万多是非户籍人口。未来,教育局还将会同卫计委做好预测和调研工作。

广州市教育局政策法规与发展规划处副处长胡标发告诉记者,“十三五”期间,广州市准备新建、改扩建200所学校,“近几年可提供的学位是充足的,大家可放心”。胡标发表示,小区配套建设的幼儿园原则上将办成公办园,未来几年公办和普惠性幼儿园的比例将会不断增加。

二孩父母的普遍焦虑

真正让刘晔下定决心生二孩的原因并不完全是政策的放开,而是因为职业的关系,这两年来他一直在关注失独家庭。“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对于他来说只是起到了“助推”的作用。

“想想都害怕,当你五十岁后,你的儿女万一发生意外,剩下两个老家伙,无依无靠,你说有多可怜?而这种现象不是没有,如今全国有上百万个失独家庭。”刘晔是一个“70后”,已经“奔四”了,他觉得,如果有两个孩子,这种灾难的严重性可以相对减轻。

刘晔告诉记者,趁现在还有精力,去年,他和妻子积极响应国家政策,顺利生下了老二。

同样是“70后”的罗健则并不想生养二孩。目前,他六岁的儿子正在读小学一年级,不久前,他在广州市越秀区买了一套一百多平方米的二手房,总价两三百万,除去首付外,目前月供一万多元。他觉得现在的经济压力比较大。

“养育成本太高,家庭经济负担重”和“担心二孩无人照料”是不少人放弃生二孩的主要原因。南都民调中心的调查称,与二孩有关的教育公平、医疗服务和女性就业是受访者最希望改善的三个问题。

今年38岁的张丽丽现在在某企业当中层领导,经常要值夜班,周末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对于是否生养二孩的问题,她考虑颇多,“如果再生一个的话,势必要辞职回家当全职太太,现在生孩子不容易,养孩子更难啊!”她的女儿刚刚上小学一年级,每天放学回家做作业需要辅导,周末的少年宫课程需要接送,平时玩耍还需要陪伴。所以张丽丽和老公除了工作和陪孩子外,几乎没有其他空余时间了。

多数接受采访的“70后”都表示,要是“全面二孩”政策再早两年实施,他们就不会这么纠结了。

生养二孩的成本真的很高吗?

负责“我要生二孩”调查的广东广播电视台制作人朱昱子本身就是一个“二孩妈妈”,她的两个孩子相差5岁,小女儿刚满半岁,她的建议是,“一孩照书养,二孩照猪养。一孩用耐克,二孩用匹克”。这或许真的是许多家庭务实的选择。

事实上,在是否生养二孩的问题上,经济压力并不是许多家庭考虑最多的因素,令他们最“伤脑筋”的,是谁来带孩子的问题。

刘晔的儿子从出生到4岁,一直由奶奶来带,现在女儿刚出生几个月,因为种种原因,奶奶不能继续帮忙带孩子了。于是,两个孩子由谁来带,成了刘晔目前最头痛的问题。

根据全国首个“2-22二孩家庭日”暨二孩家庭关键数据调查公布的信息,高达70%的二孩家庭将“没有人带”列为二孩带来的最大负担。尽管生育假已经延长,但80%的受访者表示“不够”。为了照顾二孩,部分妈妈不得不辞职回家,但愿意做全职妈妈的母亲比例仅有12.2%。

“身边的朋友都不信任保姆,老人也反对让保姆看孩子。”二孩妈妈肖萧表示,她只能辞职带二孩,虽然累点,但是放心。

“我们最缺的是饱含亲情的时间。”二孩妈妈陈姗姗表示,人们认为金钱可以买来时间,但亲情却很难用保姆来替代。

二孩出生后,父母们的精力必然会分散,担心顾此失彼,最后两个孩子都没有教育好。这也成为了二孩父母们的普遍焦虑。

文|《小康》记者刘建华广州报道

相关推荐
文章点评
true
新版
反馈
Copyright 2010-2020 Powered by yuerzaixian.com,育儿在线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5047120号-2
合作电话:18612664989 QQ:582305286 育儿妈妈QQ群:224783433